English

让“富山保川”科技之花开满山

1999-05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江书平 支瑞尊 曹秀芬 我有话说

“我学的是治山治水,教的是治山治水,干的是治山治水。把荒山变成青山,把秃岭变成果园,把穷山沟变成金银沟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”。为了研究和推广“富山保川”治理模式,全国政协委员、曾获国家科委“科技扶贫服务奖”等10余项奖励的河北农大教授于宗周,一个猛子扎在山区,一干就是三十余年。

1961年从北京林大毕业后,于宗周来到河北农大开始和农民、土地和山林打交道。1963年,无情的洪水给河北人民带来一场大灾难,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连绵不断的荒山、衣不蔽体的山娃。从此,严重的水土流失总揪着他的心,雨水在他的心中刻下一道道印痕。

1982年,他主持河北省太行山区“邢台真炭沟、浆水沟、麻峪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”课题。这意味着对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及燕山山区各2000万亩可望改造的山地,进行大规模设计规划的开始。

为了寻找科学技术与山区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,他带领课题组的全体同志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。多少年来,他顶烈日,冒风雪,扛着仪器爬山越岭,干在山头,吃在山头,风餐露宿在山头。每到雨季,为了获取雨水和泥沙流量的准确数据,不管是白天黑夜,只要下雨,他就往山上跑。山水不负耕耘者,经过协同攻关,他们先后取得7项科研成果。其中“太行山低山片麻岩‘聚续’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”和“河北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聚适农业工程技术研究”两课题达国际先进水平,创立了林果生态经济学工程及评价指标体系和低山“片麻岩”山区建设理论、防治工程模式与“聚续工程”治山治水战略。从此闯出了一条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符合我国国情的山水开发治理的新路子——“富山保川”治理模式。

1991年至1994年,河北省开始大力推广“富山保川”治理模式,建立生态经济沟216.97万亩,社会纯增收入6.19亿元,保土21.23万吨,保肥32万吨,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。其中邢台县浆水镇试验区14.7万亩山场,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527元增长到1995年的1300元。满城县北水峪村原来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山庄,到1996年,果品总收入由当年的12万元增至45万元,粮食总产量由20余万斤增到86万斤,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40元增加到1723元。

1996年8月,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河北省一半以上乡镇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359亿元。然而,凡按富山保川模式实施聚续工程的地方,如武安、沙河、邢台、内丘等县市均未受灾,依然生机勃勃。“聚续工程”被当地农民誉为“救命工程”、“致富工程”。

推广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山区农民文化落后和不懂得科学技术是推广“富山保川”治理模式的严重障碍。当于宗周带领课题组到达荒凉的山沟时,首先碰到的难题是农民不懂也不相信科技。经水准仪测定可以引水上山,村民硬说水怎么会往“高”处流呢;修剪葡萄枝,村民说这是败家子,没了枝怎么结果?在开辟林果山场时,村民不信科技,任意改变规划,规划种苹果却买回了海棠苗。经估算,1.4平方公里的麻峪沟推广“富山保川”技术,15年后经济效益可达30万元。但农民根本不信。无奈,于宗周只好与村干部“打赌”:“如果达不到30万,我们用工资赔!”结果,当然是于宗周胜了,麻峪沟在1995年年产已达到41万元。

为了让农民懂科技、信科技、靠科技,于宗周积极组织农民学习科技知识,根据农民的需要,编写了20多万字的讲稿,举办了39期培训班,参加培训农民达1800多人次。另外,他还编写了《山区开发与治理》、《河北山区开发治理手册》等5部科普书籍百余万字。于宗周讲课通俗形象,如:“水是一条龙,先从顶上行,治下不治上,万事一场空”;“工程蓄水,水养树,树固土”等。农民能很快理解治理要点和原理。

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农民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。一片片荒山秃岭,如今已变成“山头刺槐戴帽,山坡板栗、苹果围腰,树下绿草铺地,沟川杨柳成行,乔灌结合,林果粮间作”的喜人景象。真炭沟原来人均收入118元,到1988年人均收入增加到450元;浆水沟1983年总收入5000元,1987年达到8万元;麻峪沟1983年总收入5000元,1989年增加了28倍,年总收入14万元;中心试点前南峪村农民人均收入由57元提高到3000元,植被覆盖率达94.6%,被专家誉为“太行山最绿的地方”。1995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“全球五百佳”提名奖,包括5名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,这一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为我国北方同类山区的开发治理提供了实用技术和科学依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